※ 『書法』各體,學習與表現的難易比較參考論述
一、以毛筆用筆功夫的難易度而言:
行草 → 魏碑 → 楷 → 隸 → 篆。
˙『行草書』因有正、反向及180。反轉用筆,馭筆較容易有
錯誤〈原地扭轉或移轉〉。尤其馭筆的出力習慣,要改正
與重新建立〈出力配合『毛筆基本法』〉較困難。
˙『魏碑』用筆,起、收按提均到筆尖、筆鋒。寫不出『魏
碑』細微的稜角著墨,仍可謂不會用筆。『魏碑』的稜角
著墨,正常須多一筆,用筆略難。
˙ 理論上,『篆書』只用毛筆一面書寫,每一筆寫完皆提離
紙面,用筆原理可謂最簡單。『篆書』馭筆的困難與重
點,在出力保持毛筆同一面書寫,保持力源出力配合毛筆
基本用法。
二、以字形結構學習的難易度而言:
篆、草 → 隸、魏碑 → 行、楷。
˙『篆書』、『草書』必須重新學習新的結構字形,多一分記
憶學習的基本功。其實,『篆書』〈小篆〉、『草書』均
有規則的部首偏旁,所有國字多可相通相用,實際篆、草
書學習,並非極難。
˙ 『楷書』、『行書』的字形結構與現今國字相近相通,初
學較容易,也較能與實際生活相結合,比較實用。
˙『楷書』並非書法學習的基礎。『楷書』與國字大致相近,
比較敢寫能寫與應用。實際上,『楷書』的表現,嚴謹而
端正,要寫好〈大家都覺得好〉並自成一家,可謂極難或
最難。
˙ 學習『書法』,可從任何書體著手做為基礎。任何書體,
皆可作為書法學習的開始基礎,再進而或同時學習其他書
體,可有對照比較的參考依據,可更熟知各書體的特色與
差異。
˙ 最奇特的是:已進入二十一世紀科學時代,現今所有的國
字,都仍可用篆、隸、草、行、魏碑、楷六體表現。現今
國字,居然可與二千年前的文字〈小篆〉互通互用,更可
謂世界難得僅見。
˙ 中國大陸推行簡體字。部份來自『草書』結構,部份以發
音作為簡略省改標準,部份字形結構的簡化,並無依據。
就文字與書法起源、演進演變的歷史洪流而言,中國大陸
簡體字的推行,實是一種破壞,而非建設。 |